大溪鎮長蘇文生(左5)等人昨天在後慈湖碼頭畔高舉看板與海報抗議,希望政府不分藍綠,全力推動慈湖觀光發展。
記者劉愛生/攝影
【聯合報╱記者劉愛生/大溪報導】 2007.12.28 03:59 am
大溪鎮長蘇文生等60多人,昨天參觀後慈湖優美風景後,在後慈湖碼頭旁高舉抗議海報及看板,認為「12月24日關閉慈湖是大溪人最傷心的日子」,抱怨政府「拚觀光玩假的,並希望政府不分藍綠,全力拚經濟」。
立委候選人孫大千、姚吉鴻、縣議員楊朝偉、李柏坊、大溪鎮民代表會主席黃睿松、多位里長及豆乾、家具和餐廳產業代表共60多人,高舉抗議海報及看板,抱怨政府關閉慈湖後,恐造成大溪觀光收入每年6億元損失。
蘇文生表示,交通局、觀光局和縣政府今年斥資2000萬元整修與綠美化後慈湖景觀,中央政府突然執行關閉前慈湖,政府「拚觀光玩假的,12月24日關閉慈湖是大溪人最傷心的日子」。
他說,大溪鎮為了拚觀光,近年不斷推出許多兩蔣旅遊專案活動,除了希望吸引國人旅遊,也把觸腳延伸到對岸,希望以兩蔣的歷史特色,做為號召大陸人來大溪的觀光賣點,不料政府突然關閉前慈湖,讓大溪鎮商家與產業界全傻眼。
蘇文生表示,大溪鎮民希望前慈湖恢復開放的時間越早越好,如果政府遲遲不開放前慈湖,「大溪鎮民不排除採取激烈抗議方式,表達大溪人的不滿怒火」。
縣政府觀光行銷局觀光發展課長吳啟民表示,國防部於今年11月將後慈湖7公頃土地撥給縣政府管理,縣政府已發包整修位於後慈湖畔的2號賓館(5院院長辦公廳舍)等地,預定明年3月整修竣工,希望明年4月5日對外開放。
吳啟民又說,屆時前慈湖如果仍未開放,縣政府考慮從蔣介石銅塑像公園規畫一條休憩步道,繞過前慈湖後直達後慈湖,在考慮自然和生態承載量的前題下,以「團進團出方式導覽旅遊為原則」,每天最多開放200人次進出,未來的觀光動線如何規畫,仍與前慈湖一併整體考量較適宜。
2007年12月31日 星期一
關閉慈湖 「拚觀光玩假的」
訂閱:
張貼留言 (Atom)
0 意見: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