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www.cdnews.com.tw 2007-12-26 07:29:25
美國世界日報25日社論指出,在陳水扁推動的去中國化和去蔣化的風潮中,台灣慈湖和大溪陵寢終於被關閉,再加上憲兵撤哨,兩位蔣前總統的靈柩安全和建築物的保管,頓然處於非常不安全的境地,不要說歷史古蹟可能遭遇破壞,甚至可能出現盜棺鞭屍的最惡劣情況,以至於挑起前所未有的族群衝突。民進黨政府為了扭轉選舉劣勢,已經到了無所不用其極的地步,拿已經逝去的人做文章,更何況是對台灣現代歷史作出過貢獻的兩位前總統,令人覺得民進黨政府和陳水扁的墮落已經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也是再度創造令國際社會目瞪口呆的新「台灣奇蹟」。
與陳水扁和民進黨的作為相對照,即使與兩蔣在漫長現代史上漢賊不兩立的北京,也在浙江奉化修繕蔣公故居,呈現出一種更為寬廣的歷史胸懷,這真讓一直號稱推動民主深化、最講人權人性的台灣,丟盡了顏面。也正因為如此,蔣家的家人蔣方智怡在最後的時刻趕到慈湖陵寢,與大批民眾一起為蔣中正謁靈,並首度公開宣稱,不會按照民進黨政府的指示將兩蔣靈柩移往五指山,而是會遵照經國先生的遺願,將兩蔣遺體移到浙江老家奉化安葬。一個台灣,竟然容不下兩蔣的遺體,容不下一個慈湖陵寢,豈不令人感歎?
在台灣,去蔣化的風潮已經颳了好一陣了,從中正紀念堂更名,到推倒蔣公銅像,再到關閉慈湖大溪陵寢,陳水扁和民進黨表面上強調是「轉型正義」,其實還是挑動外省人和本省人的族群矛盾,激化藍綠對立,加深統獨對立,從中撈取政治利益和選票。其實,何止是兩蔣前總統,連馬英九父親馬鶴凌墓碑上的文字都拿來做文章,陳水扁藉已亡故多年的歷史人物帶動選舉議題,豈是「不厚道」三個字所能概括,而是政治「瘋人」的癲狂之舉,如果台灣的選民真的跟隨其起舞,那真是讓世界看笑話。
事實上,兩位前總統對台灣的功過,歷史記載是很清楚的。沒有蔣中正帶領國軍h守台灣,哪裡可能有台灣政治民主、經濟繁榮的今天?台灣至今最多是大陸的一個省,甚至比海南島更落後,還有,如果不是國民政府遷台,帶來了大量的錢財,更重要的是人才,並進行土地改革,又怎麼可能出現所謂的「四小龍」台灣奇蹟?
還有,如果不是經國先生開放老兵探親,開放黨禁報禁,又怎麼可能有兩岸的交流與台灣的民主化發展,而這兩條如今已經成為台灣繼續生存發展的最重要基礎。當然,無論是當年的白色恐怖還是江南被殺案件,兩蔣時代屬於威權時代,用今天的標準來看,有很多事情是違背人權與法制的,需要認真去反省批判甚至否定平反,這沒有任何問題;但是,歷史人物的功過,必須實事求是和客觀地去進行評價,不能搞中共文化大革命那一套,打倒了,還要踩上一隻腳。在民主社會,最令人詬病的是,當一個歷史事件和人物的評價還沒有形成社會的共識,就用行政力量強硬去推動片面的否定行動,這樣的做法不但會引發社會動盪,同時,從本質上看,其與威權時代又有怎樣的不同?
陳水扁的歷史認知的水平和政治道德的素質,當然已經是有目共睹,比如,他把反法西斯的四巨頭之一的蔣中正比喻成希特勒式的人物,就是笑話。但是,誰也沒有料到,被稱為是前民進黨良心,「聖人」的民進黨前主席林義雄,竟然跳出來為陳水扁的「去蔣化」大力辯護,還公然說阿扁做得不比兩蔣差,此言差矣。首先,將民主時代的阿扁與威權時代的兩蔣比較,本來就不倫不類;其次,蔣中正至少在美國的幫助下,避免了台灣的「赤化」,而蔣經國先生則推動了台灣的經濟起飛,奠定了民主發展的基礎,那麼,陳水扁八年執政,到底留下了什麼政治遺產呢?再次,林義雄應該清楚知道,民意調查已經充分顯示,在台灣民眾的眼中,認為蔣經國先生對台灣貢獻大過陳水扁的人數絕對多過認為阿扁貢獻大的人數,林義雄為阿扁狡辯,只是傷害了他自己的形象聲譽,而改變不了歷史的現實。說穿了,要是台灣連兩位蔣總統的遺體靈柩都不能容下,台灣又怎能容下多元民主?
【中央網路報】
2007年12月31日 星期一
美國世界日報社論----去蔣化走火入魔 台灣形象必受重創
兩蔣園區暫封園 商家.觀光客遺憾的開始
2007-12-24 08:06/陳雅君
「兩蔣園區暫封園 商家.觀光客遺憾的開始」(陳雅君報導)
23日下午四點,在觀光客的圍觀注目下,桃園慈湖駐守衛哨儀隊完成最後一班交接儀式後,五點過後,兩蔣園區暫時要封園了。
為了全面去蔣,執政黨一波波的行動,讓地方措手不及,這個月中才釋放出來封園、撤哨的消息,馬上就要在元旦一一兌現,執政黨急於顛覆威權時代的各種相關事務,但是,政治角力的背後,人民要的、想的又是什麼?「其實裡面紀念誰不重要,慈湖就是一個湖,一個景點。撤哨封園那以後就少了一個觀光景點,感覺現在藍綠都很糟,不管做任何事情,感覺就是為了政治目的阿!」
細探整件事情的背後是不是政治考量的層面多,為人民著想的層面少?桃園縣政府觀光行銷局長陳國君指出,他們是這個月的18號收到陵寢管理處的正式通知,園區從24日停止對外開放,但是這中間對於相關的安全維護等問題,雙方卻都還沒坐下來好好談過,桃園縣政府認為後續接管需要雙方合作,否則影響的就是人民的權益如果捕手都已經準備好要接球,但是投手遲遲不投出球,或者暴投,捕手自然沒有辦法應付,更不是說,捕手跑到投手丘把球給搶過來。
根據統計,目前每年到慈湖、頭寮陵寢有170到180萬人次,創造的經濟收益約6到8億,片面撤走,對於大溪當地的發展,絕對會受到影響。
兩蔣園區是大陸觀光客最想參觀的藍色路線,也是大陸人士指定的參觀景點,事實上可以創造很高的觀光價值和經濟收益。
大溪鎮長蘇文生也說,地方人士其實沒有意識形態的問題,尤其景氣不好,大家現在關心的是會不會餓肚子,他強調,地方不願捲入政治口水,但是在地的觀光經濟確實會因為封園受到衝擊,尤其對很多觀光客來說,兩蔣園區就是桃園的賣點,一旦封園,大溪觀光產業會直接遭到波及。
大房豆干負責人黃建嘉指出,兩蔣園區是地方重要的文化和觀光資產,封園對當地商家影響很大。
慈湖旅遊導覽志工蕭淯宏指出,他在園區內協助旅遊諮詢、導覽解說三年,暫時封園後應該很多人會不捨,尤其喜歡看衛哨交接的人。
為了去蔣,從銅像的移除、中正紀念堂的改名、牌匾的撤換到現在兩蔣園區的封園,有人認為,威權時代終於過去了,這才是真正民主的開始,有人認為無須如此政治,就算他代表的是威權也是歷史的一部分,不管大家怎麼吵,彼此心中自有一把尺,倒是慈湖湖面上的天鵝還逕自優游。
林家:慈湖保留原狀 就不回收
民視 (2007-12-27 20:11)
當年蔣介石在此興建慈湖行館,主要考量大溪風景,酷似家鄉浙江,而且隱密性可作為戰時指揮所。慈湖佔地四十公頃的土地,從何而來?其實是當年板橋林家,無償提供的,民視的獨家報導。僻靜的湖光景色,宛如蔣介石家鄉翻版,佔地四十公頃的慈湖,當年被蔣介石看中,要建行館。消息一傳開,地主板橋林家,立即捐出土地。民國64年蔣介石逝世後,慈湖賓館從陽宅變陰宅,這塊地,也從行館變陵寢。原本作為戰備使用的後慈湖,裡頭作戰臨時指揮部,及戰備坑道,用了十五個月時間,由國防部移交給縣政府觀光局。如今慈湖封閉,林家在大溪的這塊地,會收回嗎?說穿了,這塊地如果,另作他用,林家會不會收回土地,還有很大變數。
外省第二代看慈湖
■ 薛中鼎
我是外省第二代,成長於老蔣總統的威權時代。我個人對於老蔣總統與國民黨沒什麼好感。但是作為一個知識份子,我想以客觀理性的態度來看慈湖陵寢的問題。
我在去年到美國洛杉磯旅遊,特地到前美國總統尼克森的故居,南加州的Yorba Linda去參觀了尼克森的紀念圖書館。這個圖書館是美國政府設立的。尼克森是一個雄才大略,卻又是極端有爭議性的人物。他的事業高峰是打開了美國與中國冰封了二十二年的大門,建立了美中合作對抗蘇聯的戰略關係。他同時也終結了越戰。尼克森一九七二年的總統大選,是美國有史以來最壓倒性的勝利。尼克森在五十個州中,贏得了四十九個州。
但是尼克森當時為了竊取對手的選舉策略情報,在對方的競選總部安裝了竊聽器。事發之後,他一再說謊,終於為民眾所唾棄,最後尼克森黯然辭職下台。他的外號「狡猾的狄克」(Tricky Dick),也因此而廣泛流傳。
在南加州的尼克森紀念圖書館,陳列了他勤奮不懈的從政過程,也展示了他對美國國家外交政策的重大貢獻。有趣的是,他的公開說謊的資料,甚至是他親口說謊的錄音,在他的紀念圖書館都公開給群眾閱讀與聆聽。
我覺得任何一位歷史人物,都有他的是非功過。我對於尼克森紀念館能夠完全公開尼克森的各方面資料,感到非常的驚訝與敬佩。紀念館只是提供資料,歷史評價,由民眾自己去思考。
中國著名的歷史學家陳寅恪先生,曾經受到共產黨很大的迫害。但是他說,「我們要以同情與理解的心情來看待歷史」。不同的歷史轉折點,提供不同歷史人物的舞台。我們要從歷史變遷的經驗中,學習智慧,讓我們可以更有能力處理好我們的現在與未來。
我倒是覺得,慈湖陵寢,似乎可以參考尼克森紀念圖書館的方式,從比較寬宏的歷史角度,對於兩蔣做出史實性(de facto)的展示。對於歷史人物的評價,就留待個人自行去作註解吧。
(作者現任國企系大學教授)
關慈湖年損6億商機 大溪鎮民高喊:不分藍綠只要經濟!
2007/12/27 14:29
記者黃啟洞、蕭化明/桃園報導
桃園縣政府著手規劃要將隸屬縣府的後慈湖,改建成觀光展覽館,今天上午,這裡出現60多名大溪鎮民,他們抗議中央冒然關閉慈湖,讓一向依賴觀光收入的大溪商家,一年至少損失6億元商機,生活陷入困境。
工人們在後慈湖忙進忙出,加緊趕工,要在明年4月前將前五院院長辦公室改建成觀光展覽館,大溪鎮民看在眼裡卻愈看愈氣。
大溪鎮民:「不分藍綠只要經濟!不分藍綠只要經濟!」大聲的對政府喊出訴求,因為一向以觀光為主要收入的大溪,為了拼觀光,這幾年推出許多兩蔣專案,卻因為政府的一聲令下關閉慈湖,讓來訪的人潮消失,至少損失6億元商機。
大溪鎮長蘇文生:「為了選舉因素,冒然的關閉兩蔣靈寢,對於大溪的商機也好,觀光資源的衝擊將近6億的一個損失。」
目前慈湖的歸屬問題還沒著落,不過後慈湖因此已經移交桃園縣政府管理,因此縣府積極整修要將荒廢30多年的五院院長辦公室改建成觀光展覽館,希望能再度招來人潮和商機。
桃縣觀光發展課課長吳啟民:「整修之後,大概會有一些歷史文物的展示,以及生態的一個主題展示。」
縣府努力規畫管轄範圍,就是要靠觀光拚經濟,不過以往主要吸引人潮的慈湖,卻因為隸屬中央動彈不得,害得小老百姓生活陷入困境,被迫成了政治底下的犧牲者。
關閉慈湖 「拚觀光玩假的」
大溪鎮長蘇文生(左5)等人昨天在後慈湖碼頭畔高舉看板與海報抗議,希望政府不分藍綠,全力推動慈湖觀光發展。
記者劉愛生/攝影
【聯合報╱記者劉愛生/大溪報導】 2007.12.28 03:59 am
大溪鎮長蘇文生等60多人,昨天參觀後慈湖優美風景後,在後慈湖碼頭旁高舉抗議海報及看板,認為「12月24日關閉慈湖是大溪人最傷心的日子」,抱怨政府「拚觀光玩假的,並希望政府不分藍綠,全力拚經濟」。
立委候選人孫大千、姚吉鴻、縣議員楊朝偉、李柏坊、大溪鎮民代表會主席黃睿松、多位里長及豆乾、家具和餐廳產業代表共60多人,高舉抗議海報及看板,抱怨政府關閉慈湖後,恐造成大溪觀光收入每年6億元損失。
蘇文生表示,交通局、觀光局和縣政府今年斥資2000萬元整修與綠美化後慈湖景觀,中央政府突然執行關閉前慈湖,政府「拚觀光玩假的,12月24日關閉慈湖是大溪人最傷心的日子」。
他說,大溪鎮為了拚觀光,近年不斷推出許多兩蔣旅遊專案活動,除了希望吸引國人旅遊,也把觸腳延伸到對岸,希望以兩蔣的歷史特色,做為號召大陸人來大溪的觀光賣點,不料政府突然關閉前慈湖,讓大溪鎮商家與產業界全傻眼。
蘇文生表示,大溪鎮民希望前慈湖恢復開放的時間越早越好,如果政府遲遲不開放前慈湖,「大溪鎮民不排除採取激烈抗議方式,表達大溪人的不滿怒火」。
縣政府觀光行銷局觀光發展課長吳啟民表示,國防部於今年11月將後慈湖7公頃土地撥給縣政府管理,縣政府已發包整修位於後慈湖畔的2號賓館(5院院長辦公廳舍)等地,預定明年3月整修竣工,希望明年4月5日對外開放。
吳啟民又說,屆時前慈湖如果仍未開放,縣政府考慮從蔣介石銅塑像公園規畫一條休憩步道,繞過前慈湖後直達後慈湖,在考慮自然和生態承載量的前題下,以「團進團出方式導覽旅遊為原則」,每天最多開放200人次進出,未來的觀光動線如何規畫,仍與前慈湖一併整體考量較適宜。
NHK公布紅白歌唱大賽名單 偶像團SMAP將登場
2007/12/09 14:54:19
(中央社記者楊明珠東京四日專電)
日本國家電視台「日本放送局(NHK)」今天公布第五十八屆紅白歌唱大賽出場歌手名單,五十六組歌手當中,許久未在紅白大賽中現身的天王級偶像團體SMAP將登場。首次出場的八組當中,來自美國洛杉磯的中法混血美女莉亞也名列其中。
NHK今天公布本屆紅白的主題是「歌的力量、歌的連帶感」,今天也公布出場歌手名單。紅組出場歌手為二十九組,白組是二十七組,總計五十六組。
首次出場的有八組,其中紅組有六組,包括原是寫真模特兒,今年二月當上歌手的莉亞、少女團體「AKB 48」、中川翔子、中村中等歌手。
莉亞今天得知自己將在紅白演出,表示心情很緊張,她說已經準備好表演服裝,但還不能透露。許多日本年輕女性都說,很期待莉亞的服飾,也希望看到她的性感舞蹈。另外,中村中曾公開表示自己有同性戀者傾向,成為話題人物。她今天表示,能在紅白表演是給歌迷的一種回饋。
本屆紅組偏年輕化,由aiko打頭陣,來自台灣的一青窈、來自韓國的寶兒、中島美嘉、平原綾香、絢香等人,都是實力派歌手。濱崎步、倖田來未、大塚愛等歌手的表演備受期待。「美夢成真」的主唱吉田美和今年才經歷喪夫之痛,但她仍答應出場。
在白組方面,由去年唱紅「化為千風」的聲樂家秋川史打頭陣。這次難得請到天王偶像團SMAP來助陣,該團團長中居正廣今年身為主持人,可望提昇高收視率。
此外,人氣偶像團體「TOKIO東京小子」、「WaT」、「 w-inds.」可吸引許多少男少女。曾紅極一時的「米米 CLUB」、視覺系天王Gackt都將登場。
這次是第二次出席紅白的歌手當中,比較值得一提的是暌違二十五年的紅組的「AMIN」二人組、暌違二十六年的白組的寺尾聰、暌違十六年的(木真)原敬之等人。
特別企畫單元將由六十三歲的作詞、作曲家兼歌手的小(木京)佳登場,與美空雲雀的影像對唱「愛燦燦」一曲。本屆紅白歌唱大賽將在台灣時間三十一日晚間六點二十分登場,十點四十五分結束。中央社
大中至正/東森記者重傷! 同業攝影記者還原當時狀況
2007-12-06 12:15/社會中心/綜合報導
大中至正衝突引發流血暴力事件!受害的則是媒體記者,今(6)天上午,藍綠雙方為了大中至正拆不拆與否,相互抗爭,沒想到一輛貨車司機彭勝露竟然開著貨車衝撞人群,更直接撞到了正在採訪拍攝的媒體,包括東森、民視、三立攝影記者及兩位平面攝影,其中以東森記者王瑞璋因整個人被輾到車下,傷勢最為嚴重,已送台大醫院急救。
至於受輕傷的民視攝影記者王健強,在送醫檢查無大礙後,回顧當時狀況表示,當時藍綠雙方互相叫囂,後來來了一輛小貨車直接往台灣建國聯盟群眾衝上去,也引起一群民眾群起激憤圍上去,這時所有攝影記者都圍上去拍攝,剛開始大家都以為,這位貨車司機只是嚇唬那些撲上去的民眾,所以所有攝影記者都站在貨車前面進行拍攝。
而當時東森記者王瑞璋就站在貨車正前方,沒想到建國聯盟民眾不斷敲打玻璃,而司機卻一直向前衝,衝撞了三次,東森攝影記者就如此不幸地遭輾了下去。
當時,雖然大家都跟這位司機說,已經有人被輾到了,不過司機卻是不管,還一直往前衝,一直到警察強行把他抓下來才停止,所以民視攝影也認定這位司機絕對是故意的。
王健強表示,當大家看到東森記者王瑞璋被輾到車輪下之後,都拼命喊救命,還有群眾趕緊把車翻過來,想把王瑞樟拖出來,無奈王瑞璋整個人早已被拖到車下,卡在裡面出不來,直到救護車來才緊急將他拖出並送台大醫院急救。
馬英九﹕若當選總統 合法程序恢復中正堂
DWNEWS.COM-- 2007年12月8日5:55:1(京港臺時間) --多維新聞網
(中央社記者王介士臺北八日電)中國國民黨總統參選人馬英九今天表示﹐民進黨對中正紀念堂改名﹑拆匾的行動﹐既不尊重古跡又不民主﹐他明年若當選總統﹐一定依合法程序﹐恢復中正紀念堂的原貌。
馬英九中午出席國民黨籍立委蔣孝嚴(臺北市)競選總部成立大會﹐特別對近來中正紀念堂的改名及拆匾風波﹐向蔣中正的後人蔣孝嚴致意。
馬英九說﹐任何歷史人物都不完美﹐公共政策也可以討論﹐但中正紀念堂有組織管理條例﹐民進黨未修法就對中正紀念堂改名﹑拆匾﹐既不尊重古跡﹐又不民主。他承諾﹐明年當選總統後﹐一定取得社會共識﹐依法律程序將中正紀念堂恢復原狀。
馬英九推崇蔣孝嚴﹐對推動兩岸關系的貢獻﹐並且表示在當選總統後﹐將立刻開放中國大陸觀光客來臺﹐從第一年開放一百一十萬人次﹐到第三年開放三百六十萬人次﹐預計每年可為臺灣創造新臺幣六百億元觀光收益﹑四萬個就業機會﹐三年之內就可將臺灣失業率從百分三點九降到百分之三以下﹐他說到一定做到。
另外﹐國民黨主席吳伯雄為蔣孝嚴站臺時表示﹐從昨天民進黨在立法院阻擋中選會組織法草案的場面﹐就可以看出執政黨想把持中選會﹐操控選舉的居心。
吳伯雄批評陳總統與執政黨﹐把臺灣與中華民國放在對立面﹐制造分裂﹑制造仇恨﹐國民黨這次是背水一戰﹐明年一定要贏得立委與總統兩場選舉。
相隔卅年 楊家麟重寫大中至正
【聯合報╱記者薛荷玉/台北報導】 2007.12.04 03:19 am
書寫「大中至正」的書法家楊家麟,昨天現身追述當年史實,並當場揮毫證明所言屬實。
記者鄭瓊中/攝影
中正紀念堂牌樓「大中至正」四字從未標明由何人所題,八十七歲書法家楊家麟昨天說,卅年前,前故宮博物院長秦孝儀要找人寫「大中至正」,許多書法家齊聚一堂,後來因指定要歐陽詢體、不能落款、且當場就得寫,這工作才落在他頭上。
楊家麟說,沒筆沒墨,一人高的大字,他是用棍子、鐵絲綁麻繩沾紅土水寫成的。
很多民眾以為「大忠門」、「大孝門」是採歐陽詢的字帖,直讚寫得好,並質疑「大中至正」四字的功力明顯不如,「不知道誰寫的?」還有人懷疑是老蔣總統的墨寶;中正紀念堂的網頁、宣傳摺頁,也從未說明出處。
就在「大中至正」面臨被拆命運的前夕,幾個月不能安眠、且因白內障手術失敗、一眼失明的楊家麟,昨天在世界文化總會會長范光陵陪同下舉行記者會,透露這段經過。
專擅歐陽詢體及魏碑龍門二十品的楊家麟說,要寫「大中至正」四字,是由秦孝儀定下的,出處是王陽明的傳習錄,「粹然大中至正之歸矣。」
「當時好多書法家都要來寫,先宣布要寫歐陽體,就走了一批人,後來說不能署名,又走了一批人,最後說,配合八卦時辰,得當場就寫,只剩下三個人,就是我和故宮前副院長江兆申及書法家丁翼。」楊家麟回憶道。
因趕著鑄銅字,現場沒筆沒墨,楊家麟先是把紙貼在立著的三夾板上,再用棍子、鐵絲綁著麻繩,沾紅土和水來寫,「重得拿不住,寫得一頭一臉,我衣服後來都扔了。」且紅土水一直往下流,連秦孝儀等人都幫著修,「因此,我寫得不太好。」
後來楊家麟再次應邀寫「大忠門」、「大孝門」,有時間用大毛筆好好地寫,「我是滿意的。」
但仍沒有一次揮毫經驗能比得上「大中至正」,老先生說,「這是我一生中最驕傲的事。」最近教育部喊拆,老先生傷心得睡不著,「這是焚琴煮鶴,這種無聊的事怎麼做得出呢?現在我還抱個希望,看郝龍斌能不能阻擋這個事。」
六歲習字,曾在總統府為老蔣總統寫帖子、格言,五十多歲開始教授書法的楊家麟,昨天在學生簇擁下,用手抹平宣紙,潤潤筆,凝氣重新寫下「大中至正」,就跟掛在牌樓上近卅年的字體一模一樣。
捍衛大中至正 民眾踩扁照出氣怒罵 敢拆「先殺死我!」
2007年 12月 04日 19:37 ╱ 壹蘋果網絡
大中至正招牌最慢將在今天深夜和明天進行拆除,除了教育部和北市府槓上之外,今天也有民眾前往中正紀念堂(台灣民主紀念館)抗議,民眾手拿白布條,邊踩陳水扁的玉照,揚言誓死捍衛大中至正精神牌樓。
抗議民眾在「大中至正」牌樓之下,手持白布條、國旗等旗幟,腳踩阿扁照片大聲謾罵,民眾氣憤說,「只要政府敢拆,就得先過他們這一關」,甚至有人說要拆,「先殺死我」。
雖然下午在中正紀念堂已有大批警力入駐,拆除的升降機也在現場高高升起,不過民眾決定要24小時駐守在現場,保護大中至正。教育部也重申,文建會在今天上午修法完成,所以現在擁有民主紀念館的完整主權,隨時都有權力進行大中至正招牌拆除工程,而且完全合法,任何人只要防止拆除,都將視為現行犯逮捕。
帶動觀光人潮 「大中至正」將高掛中寮長源隧道口
2007-12-09 01:16/記者魏宏卿、戴珍珶/南投報導
台北大中至正四個字才剛拆完,又將有新的大中至正出現在南投中寮,當地一名里長花錢請人雕了這四個字,要掛在中寮長源隧道入口,他強調自己沒有黨派色彩,掛這些字純粹是要吸引注意力,促進地方觀光。
從投22線進入南投中寮鄉,一定會經過這座長源隧道,而隧道口上方的名稱,未來將由大中至正四個字取代。
地主廖先生:為了大中至正這四個字,藍綠兩邊在那邊流血事件,我們能把這四個字搬到這鳥不生蛋的中寮鄉。
廖先生秀出模擬的規劃圖,大中至正每個字兩尺見方,將由右至左掛上,木雕刻字一字2千元,加上吊車費用總共要3萬元,他為何甘願自掏腰包呢?
地主廖先生:為了帶動整個觀光人潮,然後請藍軍的朋友也來觀賞,民進黨執政的成果之下,921重建的成果。
廖先生是當地的里長,他說自己沒有黨派色彩,純粹是為了中寮的觀光,而這條隧道的產權是他所有,只是無償捐給政府使用,因此有權替隧道提任何字,這大中至正四個字已經交由雕刻師傅製作,預計下週就可以完工,不過何時要掛上去,他說還要看黃曆選個良辰吉日。
新黨拚不分區 懸掛大中至正
【聯合報╱記者李祖舜、錢震宇/台北報導】 2007.12.17 09:21 am
位於中正紀念堂的「大中至正」牌匾才剛被教育部拆掉,就被迎回掛在昨天剛成立的新黨不分區立委競選總部大門口,成為競選精神象徵。新黨主席郁慕明感慨的說,他們就是要藉此凸顯當權者的無理,強調只有新黨最愛國。
新黨昨天上午在台北市中華路與開封街口成立不分區立委選舉競選總部,由於位於綠營地盤內,新黨也特別注意安全問題,整個成立活動儀式過程中,管區都加派警力巡邏,嚴防綠營支持者鬧場滋事。儘管支持者到場人潮不算踴躍,但全場加油聲不斷,氣氛高昂。
呂秀蓮痛批教部拆匾不當 促杜正勝公開道歉
強調:「大中至正」牌匾拆除事件處理不當造成民進黨選情低迷 呂並首度向全民表歉意
http://www.cdnews.com.tw 2007-12-30 16:50:46
樊祥麟/報導
副總統呂秀蓮30日忍不住開炮了!她把炮火指向自家人教育部長杜正勝,認為民進黨這一陣子選情低迷,就是因為教育部對「大中至正」牌匾的拆除事件處理不當造成的。她除了認為杜正勝應該公開道歉外,副總統也首度向全民表達歉意。
呂秀蓮表示:「我為教育部處理大中至正,這件事情處理得不盡完善,表示歉意。」個性堅毅從不示弱的副總統呂秀蓮居然公開道歉,為了中正紀念堂的拆牌爭議,呂秀蓮第一次開口向全民道歉。
呂秀蓮說:「教育部長應該要向全國同胞道歉,這幾個月為什麼民進黨選情影響,我個人的觀察,就是因為中正紀念堂這邊處理得不盡理想所致。」
憂心民進黨選情低迷,副總統歸咎原因是拆除大中至正牌匾事件,讓人民失望,當初堅持強勢執行拆除的教育部長杜正勝,也被呂副總統公開點名批評。呂秀蓮說:「我希望教育部長聽進去,不要拿手下的人當你的擋箭牌,應該跟國人講清楚,做不好以後改進。」
對於呂秀蓮點名批評主子杜正勝,教育部主任秘書莊國榮回應:「很多都是誤解啦,重點在於凸顯出台灣大家對於自由民主的奮鬥,不在於針對哪個個人,這不是重點。」
副總統生氣了,莊國榮趕忙緩頰,說一切都是誤會,但就是沒說要道歉;至於呂副總統公開指稱拆除大中至正牌樓的過程不當,以致影響了綠營選情,這或許也說出了部分民進黨支持者的心聲。
【中央網路報】
研究:女生愛寫部落格 男生愛上傳影片
ZDNET 新聞專區:Elinor Mills
2007/12/20 13:28
研究顯示,跟寫日記一樣,女生要比男生更常寫部落格,而男生則是比較常上傳影片。
根據Pew網際網路與美國生活計畫的「青少年與社交媒體」研究顯示,所有上網的青少女中,有35%會寫部落格,但僅有20%男生會寫。
「在內容創作方面,還是以女生比較強。」這份研究表示。
54%的上網女生會上傳照片,男生則為40%;但男生上傳影片的比率則比女生高出一倍(19% vs. 10%)。
整體而言,28%的上網青少年擁有自己的部落格,比2004年的19%高,而27%的青少年則有自己的網站。
但青少年對於保護自己的個人資訊與影像是否夠安全呢?研究顯示其實是比成人更安全的,66%青少年會對自己的社交網站個人資料頁作某種程度的設限,而77%的青少年也會對上傳的照片作部分設限,相較之下,僅有58%成人會對上傳的照片設限。
在通訊方面,70%表示每天都會使用手機,60%每天都會傳簡訊,54%會使用即時通,46%用固網電話聊天,35%會與朋友見面,22%則是每天會使用e-mail。
而毫不意外地,手機也是青少年最找要的溝通工具,63%青少年擁有手機。
2007年12月30日 星期日
桃園縣 選舉指南
2007年12月29日 星期六
我不是個好老師
對待學生問題要客觀,做老師雖然要有老師的樣子但不能太做作,以誠帶生,以身作則。
一視同仁,盡量做到公平公正對待每一個學生。
一個老師不嚴以律己,說一套做一套,對學生日後的發展都會造成一定的影響的。
我是不是每次都還沒調整好心態就去家教了呢?